- 级别
-
5
高级会员
|
公务员进入纠结期 想辞职却又不敢辞
作者:杨光志
2014年度公务员报考人数超过130万,除了大专、本科生,报考者中不乏研究生、博士生。但在不少公务员眼中,这个岗位无异于“围城”。河南商报记者分别对普通民众和基层公务员做了一个调查,超六成受访民众羡慕公务员,六成受访公务员称有过辞职念头,但无一人实践。(2月13日河南商报)
有几个关于公务员的段子在网上流传,譬如那个“检阅公务员”自嘲的段子:“公务员方阵走过来了……他们响亮地答道:坚决不要涨工资”,譬如那个打油诗的段子:“加班加点吃苦受累,逢年过节亲人难会,号称白领自我陶醉,家人眼里只会喝醉……”对此,我表示欣然,并“落井下石”般答体制内朋友:让我们欢呼公务员叹苦经的时代到来。
为什么公务员叹苦经是件好事,因为,这就是从严治吏的收效,这就是李克强总理所讲的“为官发财,应当两道。既然担任了公职,为公众服务,就要断掉发财的念想”。
我们反对官本位,反来反去,现在看到效果了,剥离了体制交椅福利,官就没那么风光耀眼了,官本位思想自然也就消遁了。当然,也要看到,诸多公务员被吐槽也罢,被妖化也罢,其实也是替极少数贪官污吏背书背过,躺着中枪。
应该讲,当下相当一波基层公务员进入了纠结期,有点像当年市场经济初兴时那一波纠结。当初的纠结,主要集中在下不下海,有的勇敢下海吃螃蟹做出了大作为,成就了第一代弃官从商的成功者,但有的,则弄出了一些不正常的“系着救生圈下海”的模糊操作,弄出些“官倒”、“双轨制”的怪象,弄出些财富积聚的“原罪”。
今天的纠结,其辞职后的“下家”选项甚多,不只限于自己创业当老板,还包括去民企外企从业,还包括做科研,等等体制外生存方式,这纠结多限于基层公务员,其纠结在于,是做一个体制内平淡稳定的从业者,每天乏味重复生活,还是做一个冒风险挖潜能活出精彩的江湖闯将。
关于劳动管理,有假定人本性消极的的X理论,和假定人天性积极的Y理论,如果我们认同趋利避害是凡人本能,认同拈轻怕重的相对合理性,认同契合懒惰天性的不冒风险混日子的强大魔力,与契合脱颖天性的冒风险求辉煌的强大诱惑同在,那么可以料想,当下的这种公务员“想辞未敢辞”的纠结程度,在此后一个时期,将会随着从严治吏的持续,随着“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结构调整,而更为加剧,最后在“从政只是择业选项最普通的一种”的合理的时代选择下,趋向于平和,而这,不正是我们曾经呼吁的“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