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很久很久以前,现今抚仙湖所在地是一个很大很大的平坝,坝子中部有一座城池,城里市井繁华,街巷纵横,整日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城池的中央有一座恢宏庄严的寺院,寺院大门两侧各雄踞着一个高大的石狮子。
话说城里有一位6旬高龄的老奶奶,无儿无女,无依无靠,每日就在寺院大门口的石狮子旁做些小生意为生。由于老人心地善良,做生意童叟无欺,她出售的香蜡纸钱、瓜子糖果一类小商品就特别好销,老人生活足可维持。
话说有一天,老奶奶正在做生意之时,街上突然来了个算命先生。这算命先生长得气宇轩昂,与本地的算命人迥然不同;扛着一块“一看就灵”的招牌,扬言每看一个要一两银子,如此高的价谁愿出?
纵使这算命先生高喊“看像算命,消灾解难”,喊得口干舌燥,半天过去仍未揽到一桩生意。眼看日头偏西,算命先生叹了一口气,缓缓走到老奶奶身旁,施了一个大礼后说:“我看你老人家面目慈祥,心地善良,特地不收分文为你预知一下未来”。
他定晴看了老人一会后说:“这地方不久就要有一场大灾难,你在这里摆摊卖货,要格外留神寺前这对石狮的眼睛,一旦石狮眼睛发红,就要赶快收摊离开这座城池,赶快跑到山上去”。老奶奶一听,着急地问:“请问先生,你说的是哪种灾难?”只听仙人说道:“天机不可泄露,请老人家记住我的话,好自为之。”说完,飘然而去。
收摊回家后,老奶奶便将算命先生告知的话讲出来,街坊邻舍听了,有的担惊受怕,有的不以为然,还有的指责算命先生说瞎话。可老奶奶始终相信算命先生的预测,每天在寺院门口摆摊时,观察石狮子的眼睛成了第一要事。
有一天,老奶奶挑着担子早早地来到寺院门前,抬头一看,两个狮子的眼睛果然开始泛红,里面隐隐约约闪出亮光。老人一看,撇下货郎担就往家里跑,嘴上一股劲地高喊:“快跑呀!石狮子的眼睛变红啦!灾难就要降临啦!”人们听见喊声,也着急起来,不少人带上老人小孩也跟着她往城外跑,也有的不相信,以为她中了邪,是个疯子。
话说也怪,老奶奶跑出城门时,刚才晴朗朗的天空霎时浓云密布,阴风骤起,一时变得天昏地暗。随着一阵紧似一阵的闷雷,大地开始倾斜、晃动,继而凹陷、勃起,出现了一个又一个大小不一的洞穴,汹涌的水柱从洞穴中喷涌而出。不一会,整个城池便陷落下去,奔腾的洪水在翻卷,在漫延,咆哮着向周围的群山奔来。争相逃命的人们在洪水的追赶下,使尽浑身力气往四周的高山上跑。可老奶奶毕竟年纪太大,体力不支,加之又是不便行走的小脚,渐渐落到最后。眼看巨浪很快就要赶到,老奶奶横下一条心,一屁股坐在一块青石板上,等着淹死。
说来也怪,老奶奶一停下,狂暴的洪水也变得温顺起来,暴涨的洪水淹到她脚跟前再也没有往上涨。从那以后,一个坝子变成了汪洋一片,跑到山上的人们就湖边居住下来,并把这个湖泊叫作“澄江海”。传说当年那个老奶奶落脚的地方,就是现今抚仙湖西岸的禄充村。据说,如果风平浪静、艳阳高照之时,站在尖山上往抚仙湖里看,还能看到沉入湖底的屋顶、墙哩。
“传说” 原来,澄江海(抚仙湖)有一百条蛟龙,隔不了几年,就有一条要起蛟(发大水),一条蛟龙起蛟,九十九条都来助水,把昆明、澄江一带淹得房屋倒塌,田地毁坏。
这一年起蛟的蛟龙名叫黑蛟,是一百条蛟龙中最年幼的一条。有一个叫张三丰的昆明人,决心为民降妖除害。张三丰看到那乌云滚滚的势头,知道又要起蛟了,忙向黑云最浓的地方跑去,在大南城找到了正要发水的黑蛟,经过一番苦斗,黑蛟终于被张三丰打死,用巨石压在圆通山上。张三丰除了黑蛟,心想:“老么除了,那九十九条蛟龙必大甘心,大意不得。果然不出张三丰所 料,那九十九条龙在龙宫里张灯结彩,大摆宴席,准备为黑蛟庆贺的蛟龙,得知黑蛟已被张三丰用巨石打死的消息后,一个个气得哇呀哇呀大叫,经过一番商议公推由东洋大海来访的独角蛟为帅,要将张三丰抓来为黑蛟报仇。他们把一封战书交给张三丰,叫张三丰七天内到海深域广,有利众蛟布阵伏兵的澄江海决一死战。张三丰接到战书后,为了降服众妖,立即来到东洋大海向东海龙王借得避水珠和定水珠。出了东洋大海,他找到十八罗汉借到了降龙杵,又找托塔天王借了宝塔。还差一个防独角蛟黑气的蒲团,时间来不及了,只得暂时作罢。张三丰将各种宝物收在袖子里,急匆匆来到澄江,一进城门,感到脚下的大地有点晃动,心想不妙,忙抓指揩一算,糟了,澄江城的地柱已被独角蛟撞断三根,只得跑到街上放声大叫:“狮子眼睛红,要耍水晶宫!”。他叫了一遍又一遍,满城的人还以为他是疯子,不当回事……
第二天,天刚朦朦亮,有个小孩因手被划破,把血往城外那个石狮子眼睛上一抹,把石狮子的眼睛染红了,恰恰在这个时候,独角蛟将第四根地柱撞断,“轰隆隆”声震天地,澄江城一下子沉入了海底。据说,遇着天朗气清的日子,还可以看得见那座沉下海中的城……
位于石墩上的碑文,用繁体字记述了传说。
相传,深居天宫的玉皇大帝,一日步出宫门,远眺人间,发现一颗状如葫芦的明珠,镶嵌在云雾缭绕的万山丛中,湛蓝明净,波光粼粼,美丽至极。玉皇大帝为之倾倒,急传肖、石二仙立即下凡,描摹这人间美景,带回天宫,装点天堂。
肖、石二仙急忙腾云驾雾,飘落在明珠东南方向。走近一看,迷离美景展现在眼前:明珠四周,嶙峋怪石密布,峥嵘多姿,仪态万千;有的如冲天玉笋,有的似文房笔架,有的如大象汲水,有的似猛虎下山;孤山独坐湖中,云雾迷漫时,似一座忽大忽小、忽升忽降、缥缈无常、变化莫测、神奇美丽的仙岛,与明珠交相辉映;烟波浩瀚的湖泊,无波时水平如镜,柔和妩媚,像一位袒胸露怀的少女,在安闲舒适的憩睡。起浪时白浪叠现,如满盘碎玉在晃动,又似朵朵睡莲在竞相开放。
远山近水,州岛错落,好一幅色彩怡人、幽深奇崛的山水画卷!肖、石二仙只顾搭手抚肩地在观看,在赞叹,竟痴痴迷迷地忘了画画,忘了归期。一日复一日,一年复一年,他们定定地站在那里,陶醉在迷离美景之中。久而久之,两位神仙变成了两座石峰。看,在抚仙湖的东南方,果真叠立着两座形似搭手抚肩、俯视明珠的石人山。据说,这就是肖、石二仙变成的,抚仙湖之名便由此而来。
抗日战争时期,一架国民党的飞机,在 执行任务后返回昆明呈贡飞机场时,飞机驾驶员明明已经看到机场跑道,已和机场地面取得联系,可是,飞机却偏离航向,神使鬼差地撞到了抚仙湖畔的老虎山上,机毁人亡。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军一架军用飞机飞临抚仙湖上空,突然仪表失灵,飞机失控,坠落湖中 。机上两名技艺高超的驾驶人员,没来得及采取任何应急措施就随飞机沉入抚仙湖底。后来从中国人民解放军南海舰队请来潜水员和运来专用设备,潜入湖底,才将飞机残骸和驾驶员遗体打捞上来。
上述两起飞机坠毁事件,是何原因,至今没有弄清楚。1992年11月9日 ,抚仙湖发生特大风暴,数百条捕鱼船和近千名渔民被困湖中。我们当时正在召开县委常委会,得知情况后,中断了会议,立即分头赶赴湖边组织救援。县委、县政府并将灾情急报省委、省人民政府,请求采取一切救援措施和手段紧急救援。因为风大浪急,波浪高达数米, 不知湖上详情,还提出了请求空军出动援助。经省政府同意,省有关部门向省“空指”联系 ,经批准飞机飞抵抚仙湖。灾民和我们看到了飞机,异常激动,热泪盈眶。飞机围着抚仙湖 飞了一圈,而且飞得较高。这使我们多少有些遗憾费解。抚仙湖为什么列为“航空禁区”?它是否又是一个与百慕大三角和大西洋中的魔鬼地带一样的神秘地域?
据《澄江地名志》记载,最初,其名曰罗藏山。“罗藏”,一种解释是“有宝藏的地方”。时至今日,梁王山依然留有元末梁王屯扎过的历史遗迹。
脚步哨村是梁王放哨的前站,
菜花坪是种菜、游乐的地方,
金殿是梁王居住的地方,
马房村是关马的地方,
而“饮马池”这个名字从元朝保留至今,是梁王取水饮马的地方……
当然,关于梁王山,最富传奇色彩的,还是那个“梁王宝藏”的传说。
元末,中原地区已被朱元璋掌控,明军铁骑驶向云南,末代梁王“巴扎刺瓦尔密”与明军在梁王山对峙。据说,战败后的梁王携妻室儿女跳了滇池,死前曾在梁王山埋下巨型宝藏,民间说法有九库金,九库银。
梁王山村民中,一直流传着一种说法:藏宝之处会出现小鸡、白马和金龙,只要按照它们出现的位置去挖,就能挖到财宝。小鸡代表的只是一些小财;白马则是银锭等一些中型财宝;而要是能看见金龙,那很可能就是梁王留下的巨型宝藏……
康熙《江川县志》记载:“饮虹桥,在抚仙湖中。旧有大小两孤山,好事者冶铁为桥,跨两山之间,如虹饮然,故名。一夕风雨交作,桥与小孤山失所在,大孤山独存。”这“风雨”恐怕不会是地震。因在江川志书中,记载地震较多较详,所用词均为“地震”,涉及抚仙湖的有:“明洪武十年,江川地震,明星湾子沟有独家村,因地震陷落入湖。”“清乾隆十七年江川地震,秦家山抚仙湖湖边田地荡入湖中者甚多,而最多者23户。”那么叫小孤山和饮虹铁桥荡然无存的“风雨”是什么呢?!
孤山上旧有铜塔铁桥。志中对铜塔记载较详:“督学使杨师孔捐俸购铜万万千铸造铜塔,下广五尺,上高九丈,积一十三层,中铸金刚经,饰于朱绀,翠碧闪烁澄湖,武当金殿不是过也。东迤名胜,独此地称最。名公巨卿,迁人骚客留题者不可胜记。”“明末邑人 避兵其上,李定国破之,毁塔铸钱充兵饷,遂废。”但澄江、江川等地方志对抚仙湖中“ 跨两山之间”的铁桥无任何具体记载,这桥系何人建,何时建,长多少、宽多少,高多少, 式样如何,桥与小孤山沉入湖中的时间、原因,这些都成了千古之谜!
民国《江川县志》 在卷25里还有这样一段记载:“抚仙湖滨有村曰冯家湾,其村关圣宫门首原有石埂一路, 所以防波浪之淘田禾。民国十三军四月十二日午时,石硬间忽响,声大震,冲出黄烟一堵,向湖之东南而去。农人群往视之,石硬连田陷于湖内,旁边陷成大坑。(采访张朝堂)”
民国《江川县志》编写于民国二十一至二十三年,与上述之异事,相距不到十年,年月日时、 地点、情节、采访者均详,所言应不虚。这肯定也不是地震所为,那么又到底是什么呢?!
抚仙湖中有一岛名孤山。据长期在贵州民族研究所专门从事夜郎历史研究的万斗云先生著文称:“孤山——夜郎国神山”见《江川文史资料(第八辑)》 。听说贵州和我省的曲靖在争做“夜郎国”打起了“笔墨官司”, 弄得难解难分,至今无定论。那么,抚仙湖中的孤山是否就是那个很有名的自高自大的夜郎国的神山呢?!
据《滇南志略》和江川、澄江等地方志记载:孤山“四壁如削……下有鲛宫,常有巨鱼数万头来朝。”民间传说有两种: 其一,孤山下面有龙宫,孤山是由十颗金柱子顶着;其二,孤山下面有许多洞。抚仙湖中的“鱼王”进洞游玩,谁知身大洞口小,进去就出不来了,就永远呆在里面。湖中的鱼经常到这里来朝见。由于这种种原因,遂形成了鱼乐国。
欢迎光临 昆明论坛 (http://www.kmrlt.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