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贤夫祸少 要发达就要常请教妻子
妻贤夫祸少 要发达就要常请教妻子“妻贤夫祸少。”中国的这句俗话,充分体现了妻子在维护丈夫时无可取代的地位。
“一个人要发达,就要请教妻子。”著名科学家富兰克林在自传中引述的这句民谚,则生动说明了妻子在成就丈夫中的巨大作用。
以科学界而论,许多有成就的科学家,他们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妻子的有力支持是分不开的。这些科学家的夫人,虽然不像居里夫人那样在科学界赫赫有名,誉满全球,但她们都为支持丈夫的事业而竭尽全力。她们虽然没有登上科学舞台,但一切科学成就中都凝聚着她们的心血。作为科学家的“贤内助”,她们是当之无愧的。
不少科学家的生活是清贫的,工作条件是简陋的。而他们贤惠的妻子,在贫困中与丈夫患难与共,不仅从精神上给丈夫以慰藉,还从物质上千方百计支持丈夫。1930年,新婚的童第周为了深造,毅然辞别妻子叶毓芬,到比利时留学。不久,叶毓芬由于生孩子而失业,好不容易才谋到了一个大学助教的职位。她一面教书,一面养育孩子,还要把菲薄的工资省下来寄给囯外一贫如洗的童第周,支持他刻苦学习了四年,最终获得博士学位回国。德国著名细菌学家科赫,由于经济拮据,研究条件很差,连观察细菌所必须的显微镜都没有。贤惠的妻子深知丈夫的心事,暗下决心欑钱给他买一架显微镜。她省吃俭用,用几年的时间,终于在科赫30岁生日的时候,把显微镜当作生日礼物送给了他。1905年,科赫荣获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他说:“这里面应当有我妻子一份功劳。”
不少科学家,尽管在科学研究上有聪明颖慧的头脑,却不谙家务,往往在生活上自顾不暇。然而,他们的妻子,在生活上当了好后勤,承担起平凡、琐细的家务,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的妻子爱玛,一直是爱迪生科研上的知心人,事事处处关心、体贴他。爱迪生迷恋科学研究,常常半夜才从实验室回来,爱玛什么都给他准备好了,一进门有热面包吃,一拎壶有热咖啡喝。三个孩子都教育得好好的。这样,爱迪生才能用100%的精力从事科学事业,一生的发明达两千多项。有些科学家身体有严重的疾病,在妻子的精心照料下,却奇迹般地延续着科学研究的生命。我国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全身瘫痪,言语不清,生活不能自理。金爱娣与他结婚后,把护士、保姆、秘书的工作都承担了下来。她每天给高士其穿衣、洗脸、喂饭、服药,还要替他剪报、翻书、查阅资料。高士其年逾古稀时,仍能著述,有时思考问题彻夜不眠,金爱娣总是不离左右。20年如一日,确实难能可贵。熟悉他们的人都说:“没有金爱娣,就没有高老的成就。”
科学家的妻子对丈夫的关心、爱护乃至伺候,并不是封建伦理观念的支配,而是在充分理解丈夫工作意义的基础上,从责任感和崇高理想中产生出来的自觉的献身精神。她们不但在生活上对丈夫关心备至,当丈夫在事业上遇到困难,精神上遭受打击的时候,也能够挺身而出,与丈夫并肩战斗。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一生贫困,几个女儿因病无钱医治,接连死去。在残酷的打击面前,他的妻子爱玛始终陪伴着他,不断给他以精神上的鼓励和慰藉,增强了达尔文战胜疾病,完成自己事业的信心和力量。达尔文患病中,爱玛辛勤地为他整理书稿,抄写笔记。举世闻名的《物种起源》一书,就包含着爱玛的辛勤劳动。《物种起源》出版之初,受到了保守势力的攻击,爱玛又热情地支持了达尔文:“查理,你会得胜的。这本书确实是你最大的成功。”所以,达尔文在最后一次公开演说时,以无比激动的心情赞扬爱玛是“高尚无私”的女子,他还说:“她对我的照顾和恩惠难以言表,使我感激万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