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境樱花谷 探秘抚仙湖古村落,失落的文明
秘境樱花谷 探秘抚仙湖古村落,失落的文明抚仙湖从来就不缺少传说,东部沿岸散落着数座古村落,连带着一些远古文明一同隐秘于世,鲜有世人知。本期秘境樱花谷,我们一起探访抚仙湖东岸青龙镇海镜的三大秘境之地。从空中俯瞰海镜,方明其名由来。正如清乾隆年间居乐村进士李先益所作的描述:“仙湖映带于前,峰山耸翠于后,左有龙吟,右有虎啸,地灵以人,文声蔚起,生活丰富,风俗恬熙。”寥寥数笔,山水人文,灿然可见,海镜绝对称得上人杰地灵。 ·海镜实景来源网络 鱼龙王传说·古建筑文昌宫于清代修建的文昌宫经数次修葺扩建,至今还算保存完好,那段“鱼龙王”的传说被镌刻在墙壁上,得以延传至今。 鱼龙王像被描绘得栩栩如生,令人望而生畏。村外湖边有高丈余的石笏,相传乃湖仙觐见天帝时所持的板笏,一直被人们视为吉祥物。 ·文昌宫实景来源网络 矣渡:失落的村落与清代的碑刻矣渡村自从200多年前的那场大地震沉没之后,就有各种各样的传说故事来演绎、缅怀。然而,记述最为详备、读来也最为亲切而可信的还是立于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正月的《矣渡常住碑记》。《矣渡常住碑记》部分摘录:村之设寺,所以妥神灵也。凡祈晴祷雨,及岁时献蜡,与□享公议,胥于是,则又村之公所也。但有寺必有香火,常住者,义取常有乃住耳。矣独一村,居抚仙湖之湄,百余年来,休养生息,共六十余户,□□庶矣。先年建有普渡庵,居山之□□圣宫居水之浒,乾隆五十四年五月十四日,大营与关圣宫皆沉入海内,以致常住□□无存,村人恐日久浸蚀也,□寿诸石,今将田地坐落开载于后……欲知千古事,先读百年碑。石碑为石灰岩质,立于清代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该碑有简易碑座,无碑额,通高1.7米,宽0.7米,厚0.15米,碑顶隽有“于万斯年”四字,碑文除记载修建普渡庵功德外,还记载了矣渡发生的灾难和变迁,以供后人去探寻久远的璀璨文明。 ·海镜建筑实景来源网络“安居湖畔、乐业鱼水”的矣渡人历史已成为过去,如今的矣渡人在这里过着“安居湖畔、乐业鱼水”的田园悠闲生活。村里的老人说:过去,有些村民能从海中打捞出一些使用过的东西,如铜香炉、碗、勾担等。每当月明风清之际,站在普渡庵的后山上,可以看到水中时隐时现的城墙…… 海镜:丛桂留香古书院海镜书院位于海镜小山村后山腰上的海镜寺内,至今都是当地人倍感自豪的建筑。一个小小的海镜,在历史上曾经出过三个赫赫有名的进士——李先益、施介曾和杨文扬。另外,上过《明史》的王元翰进士也来这里隐居多年。 由于年代久远、管护不善,海镜书院曾损毁严重,一度面临倒塌的危险,后经全面的修缮,整个书院又恢复了儒雅之韵。海镜书院气势磅礴,工艺精巧,雕梁画栋。书院的雕刻、彩绘、结构、瓦顶保持了清代建筑风貌,立于其内,隐约听到朗朗书声越千古而来。 抚仙湖,一个最不缺少传说的地方,一水、一木、一石你都有可能窥测到一段神话,或是牵引出一段久远历史。你还听闻过哪些抚仙湖畔的古村和传说呢?不妨留言在文末,我们一起开启新的探秘之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