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姑娘 发表于 2011-5-1 05:42:23

企业招聘的众生丑态

招聘——是人力资源管理一个非常重要的模块。当企业内部岗位增加或离职填补时,需要对外发布需求岗位的招聘信息,主要包含岗位名称、职务、工作地点、薪资标准、工作职责描述、任职要求、企业简介、联系方式等等。
      对于求职者而言,招聘信息是连接求职者与企业的纽带和媒介。求职者会有针对性选择招聘信息发布渠道,寻找适合自己职业兴趣、从事岗位、期望薪资和任职单位。面试通知是求职成功的第一步,也是求职者苦苦期盼的,其内心的期待、焦虑与不安,是求职者共有的心态。随着国内经济快速发展,招聘市场也出现了很多让人无法理解和想象的事情,出于各种目的的招聘信息,让许多求职者困惑和苦不堪言。如何有效甄别招聘信息的真假,或者是伪劣的招聘信息?需要求职者在投档时,必须谨慎和冷静对招聘信息以及招聘单位进行必要的分析和背景了解,综合分析加以判断,以避免时间浪费,甚至丢掉现有岗位。下面将详细罗列目前市场经常出现的虚假或伪劣招聘信息的一般形式与判断。
       一、只招不聘
       我们经常能看见不少企业长年在网站挂登XXX岗位招聘信息,甚至是高管岗位。企业其真实目的是变相的广告宣传,根本没有打算招聘这些岗位。如国内某大型集团,常年在招聘XXX岗位总监、总经理、副总裁等等,3-4年了还在招聘,我们在英才、智联网站上经常能看见这样的信息,可谓持之以恒。如果求职者稍有不慎,其结局一种是简历石沉大海、遥无音信,一种是会被企业忽悠过去,填个表,做个题等候通知。不知这些企业的领导是如何想的,长久下去,不仅没有达到正面宣传效果,反而给外人感觉企业管理混乱,没有人格信用,反而损害企业的形象和品牌,即损人也不利己。
       二、挂羊头、卖狗肉,欺骗!
       不少企业发布的招聘信息与实际需求岗位存在巨大出入。如某企业发布招聘的是经理岗位,而求职者在具体面试时却被告知是主管岗位。还有部分企业发布的薪资标准与被告知差距很大,让面试者是牙口无言。殊不知这些企业上层的智商问题还是HR工作失误。企业总是会以相关理由进行解释。既然思路如此清楚,为什么还要欺骗求职者?1就是1,2就是2,因此,求职者在被通知面试时,务必询问自己应聘的岗位、对方承诺的薪资标准或工作地点,以避免上当。
       三、招聘信息是假,变相收集信息是真
       不少企业以发布相对诱惑的岗位和薪资虚假信息,广泛收集求职者的个人信息,其目的是为其产品服务。如不少消费品行业、保险行业,你前脚投档后脚会有产品促销短信。更为可恶的是一些保险公司,不论你目前是否在职,职务如何,总是会有一位大妈推销理财顾问,前途无限光明,发财就在眼前。与其招聘发布信息完全牛马不相及的岗位。真是让很多求职者无语。真不知这些人的思维方式与我们有那些不同,还是不认识中国字,同样是地球人,差异就这么大。再则,就属一些猎头公司。由于每个业务员大部分收入靠提成,其业绩非常重要。猎头的价值在于人脉和掌握的信息资源多与少。为了获取更多的人才资源信息,少数猎头违背职业道德,拼命虚构薪酬标准,靠此吸引眼球,获取更多信息。造成求职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很大误解或矛盾。
       四、过度夸张,一天一地
       不少企业在发布招聘时,过度夸大自身实力,甚至虚构虚假信息,造成求职者心理落差很大,甚至是上当。如XXX企业如何如何规模,办公环境如何如何,产品如何如何,奖状和荣誉罗列一大堆。当求职者前去面试时,其过程犹如特工深入敌后,费劲周折,百般打听,最后在一个什么犄角旮旯或民宅,整个环境犹如屠宰场或废品站。这些企业殊不知,村姑就是村姑,即便擦粉打扮还是村姑。每个求职者不想成为特种兵,不想成为克格勃。
       五、高调出场,低调接待
       部分求职者在接到面试通知后,准时到场,接下来会有很多不可理喻的事情出现。如:面试主持人外出,请明日再来;HR根本不知道谁安排的面试;甚至是取消了招聘岗位。还有部分企业招聘较为高级的岗位,在具体面试时,直接安排一个什么专员进行,想必是企业管理者严重脑残。专员业务广度和深度均不够,其对招聘岗位核心内容都不是很清楚,如何去评价候选人?这些情况充分说明企业根本没有重视招聘岗位,其内部管理严重混乱。还有部分企业,在面试时只看填表内容,而求职者提供的更为详尽的简历信息不看,真不知企业面试官到底想要干什么?
       六、过五关、斩六将
       部分企业的具体面试过程,其工程浩大,周期漫长,真可谓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一面填表;二面作题;三面专员审核;四面经理审核;五面副总审核;六面总经理审核。。。。。。。就这样,候选人筋疲力尽,犹如大病出愈。到此还没有结束,因为是否最终录用还要等通知。一个企业招聘的岗位即不是老板,也不是董事长,整个流程和周期比招收飞行员还复杂,还漫长。试想,这样的企业谁还敢进去?企业大量宝贵时间都就此浪费,那些所谓的管理者整天就这点效率?企业的老板,你该裁人了。
      七、萝卜当人参,虚伪装高雅
       部分企业不论招聘何种岗位,初试时所有面试者统统先进小黑屋,干啥?先做题!!没办法,谁让你是求职者,“此树是我栽,此路是我开,要想过面试,先作鬼怪题”。题目出的可谓是五花八门,什么脑筋急转弯,什么哲学,什么八卦,什么周易,什么论语。管你是大妈应聘清洁员,还是博士应聘工程师,都一样试卷。企业的HR管理都到了如此极端地步。令人佩服!难道企业需要大量知道急转弯这些小聪明人才?难道企业需要大量古文之乎则也人才?包括算命人才?请问,是孔子学院招生吗?
       八、白里透红,与众不同
       个别企业招聘的岗位实属操作层级,其岗位的价值与承诺薪资严重不对等,完全让人生疑。例如:某企业招聘前台,要求任职者条件,尤其是身材和脸蛋标准甚高,其薪资高达7千甚至1万。这样的招聘难道是企业想美化环境?提升企业整体形象?
       除了上述例举的相关情形外,还有很多不一一叙述。总之,求职者在详细查看招聘单位信息时,务必冷静评价对方的宣传是否过度、是否空洞、是否与自身经验相符。其次,在接到通知时,务必核对信息,询问面试者是谁,尤其是高级岗位。必要时,事前上网百度查询企业的评价情况,相当部分企业在网上能够查询到污点记录。企业与求职者既是共生关系,也是合作关系,因此,如果企业不想招聘请注意自己的形象和社会道德,没有必要浪费求职者的宝贵时间,欺骗求职者的感情。企业你说100句,不如用户1句。长期如此下去不仅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造成企业自身的污点和社会恶劣形象,三思而后行。

wuliang 发表于 2011-5-7 10:51:42

做样子的。花钱做样子,是有原因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企业招聘的众生丑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