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籽 发表于 2011-9-7 09:52:17

25万择校费越收越放肆!就近入学是口号 只怪家长太盲从

  25万择校费越收越放肆!就近入学是口号 只怪家长太盲从 昆明论坛小编导读 25万择校费在于名校太“诱人”25万择校费25万不算多,拼爹时代有爹凭什么不拼!25万择校费“孩子上学了吗?上哪个学校了?交了多少钱?”家有学童,家长们的话题少不了这样三个字“择校费”。前有恨铁不成钢,今有恨爹不成刚,25万择校费“拼爹”不是时尚,而是一种态度!日前,有报道称北京25万择校费引人关注,25万择校费越收越放肆。为了孩子能上好学校,家长们是拼爹拼钱拼了命,25万择校费也引来了热议。家长们一边托关系走后门、交上万元25万择校费给孩子选好学校,一边痛骂“拼爹时代”造成了教育的不公。然,有爹不拼、有钱不用、有关系不找,不仅傻而且呆,更是一种资源浪费。25万择校费越收越放肆!25万择校费空叹恨爹不成刚!25万择校费想上好学校得拼爹、拼钱!
  
  在走基层采访中,北京的一位家长平淡地告诉记者:把8万元赞助费交出去,儿子挤进了海淀区的一所知名小学。25万择校费少的6万元,最高达25万择校费—“孩子上学了吗?上哪个学校了?交了多少钱?”家有学童,家长们的话题少不了这样三个字——“25万择校费”。这是教育部门和学校最不愿提及、总是闪烁其词的三个字;但它却长久存在,成为一个尽人皆知的秘密。(9月5日《光明日报》)
  
  明知25万择校费违法,所以从上到下均不承认,就来一个“不报不究”。更令人窝心的,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25万择校费陷入无从规范、无法无天的状态,巨额择校25万择校费的收取、管理、使用从不公开,成为特别混乱、问题特别严重的“黑洞”。而这样的事谁在真正管?
  
  “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的事,在我们身边也有。那就是孙猴子的“七十二变”。想出一个什么赞助、助学等等的理由,虽不是多如牛毛,也不能说是凤毛麟角。但就那一个凤毛麟角,有多少人受得了?
  
  当今天下,有权的是多少?有钱的是多少?而无权无钱的又是多少?当那个从6万到25万就如一只“拦路虎”横在路上,就在那里张开“血盆大口”时,谁还敢、谁还能踏上那条求学之路?而当这样的情况没完没了时,当许多有前途的孩子被拒之门外时,他们的心是不是在流血?他们的家长是不是会一个个心在流血?而这样的人该有多少?
  
  但不知,“25万择校费”这样伤筋动骨的故事还要讲多久?有多少人终于有一天能不用心里流血?我们的各级教育行政主管机关,我们的所有学校,什么时候才能不用钱伤了一个个家长和孩子的心?什么时候才能不误了孩子们的前程?!
  
  社会资源是有限的,也是不均衡的。学校和学校之间势必有差距,在好中选好、优中选优的思维支配下,家长交钱择校无可厚非。穷人因为没钱,便开始咒怨拼爹的种种不公实在不该。富二代有爹有钱有关系,能择到更好的学校,没理由不去利用。穷人赶紧闭嘴吧,为孩子上好学交个二十万25万择校费算什么呢!谁敢说自己有钱有势而不去花?家穷能怪谁呢?如果非要怪,也只能怪自个儿的爹不争气!当初,你老爹还在学习玩耍之时,富二代的老爹早就开始起早贪黑地为儿子赚钱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是自古以来的常情,总不能期待富二代老爹辛苦赚钱不给儿子花,光给穷人花吧!
  
  而对于当下的富二代来说,这样的优势资源是自己父辈一点一滴辛苦累积下来的,不为己用更待何时。记得前段时间网络上爆红的富二代“卢美美”卢星宇曾说过,“上一辈辛辛苦苦创业,给我们留下优越的条件,让我们衣食无忧,给我们这么好的成长环境,我们可以比别人更快进入成功的道路,而且他们为我们铺平了道路,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何乐而不为呢?”社会需要持续前进的动力,而不需要来回徘徊的无用工。站在父辈肩上就像在巨人肩上站起来,是非常幸福的。而这种幸福貌似不应该受到抵制。
  
  其实,每个人曾经都有一个成为富二代的机会,只是你们的老爹没好好珍惜。人们常说现在是拼爹时代,我不大同意。应该说原始社会开始一直是拼爹时代!不管哪个年代、哪个社会、哪个国家都一样,只能说拼的方式不、理念、依赖程度不同。奉劝大家,赶紧拼命赚钱,争取成个好爹好娘,为了你的下一代不输在起跑线上,也给下一代一个能继续“拼爹”的机会。
  
  当一个穷人摇身变成富人,总会有一个富人没落成穷人。所谓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就像《大话西游》一样,五百年来是一个轮回。每个人往祖上追溯几百年,肯定是沉沉浮浮有起有落。只不过,你不幸地成为家族变穷的一个时代,而他幸运地接过家族变富裕的棒子。富二代、穷二代不过如此。所以,穷二代嫉恨富二代有爹拼、有钱花、有关系找有点厚颜无耻,你的祖父或许也曾被其他人这样嫉恨着。因而有爹拼时赶紧拼,无爹拼时拼命变富爹才是王道。
  
  北京25万择校费想上好学校需拼爹拼钱拼命
  
  就读费已经明令禁止,可是25万择校费似乎找不到禁止的条款,因而,只要有人肯出,学校就可大胆的收,如今最高达到25万,远前些年相比,远远超出暴涨的房价。
  
  收取25万择校费得有资格,要有一定的声望和名气,不是那个学校想收就收得了,大都是些重点名校才有收取的资本,此种学校设施全,教学条件好,尤其是师资力量强,学校越是出名,越是重点,要求进来的学生就越多,人越多25万择校费收得就越高。
  
  重点学校收取25万择校费,要说起来,也有其收取的理由,如今重点学校的规模都有限,各个班级的座位也不能无限增大,而家庭大多为独生子女,都希望后代有出息,不管有钱没钱想方设法也得往里挤,谁都想进那里安排的过来,这就使学校为难了。这就得有个限制,如果不限制此学校非挤塌不可,这限制两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看人不行,看关系更不行,那只能用经济的手段来限制,谁出的钱多,谁就能获准,因而收取25万择校费并不能完全怪罪学校,也是逼出来的。
  
  对于高昂的25万择校费,社会反映异常的强烈,但禁了25万择校费,名校无利可图,它就不会最大限度去招生,自然就会把门关得紧紧的,甚至会出现关系学生,后门学生,一般家庭学生只能拒之门外,由此对学生和家长来说比不缴25万择校费损伤更大。
  
  25万择校费要禁不容置疑,但要想禁得了,还得提升其它普通学校的地位,在教学水平、师资力量、教学设施配备上合理搭配,老师之间要实行必要的流动,缩小重点与非重点的区别,着重解决薄弱环节,做到教育资源均衡发展。而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假如学校与学校的差别不大,有谁还会愿意出大把钱择校,25万择校费问题自然而然也就解决了。
  
  交过钱后,没有收据
  
  “我当然希望一分钱不交,但在这样的氛围下,我只能接受现状。”
  
  等把8万元赞助费交出去,张女士几个月来悬着的心落下了。谢天谢地,儿子如愿以偿挤进了北京海淀区的一所知名小学。“择校,多少年了就是这样。”谈起25万择校费,张女士很平淡,“有少的6万,也有多的10多万。”
  
  “现在不管干什么,都是明码标价。什么钱,花在什么地方,一清二楚。可只有这25万择校费花得不明不白。”许多家长都有类似于张女士的疑问,交过钱后,连一个收据也没有。
  
  名校、离家近、口碑不错、师资很强,这就足够了。“好事摊在你头上,你还用关心那钱去了哪里吗?只要能交上这笔钱,就谢天谢地了。想想,还有多少人在羡慕着呢!”张女士不想再追问,还能怎样?当听到别的家长对附近另一所小学的种种怨言,她庆幸自己做了一个正确的选择:“费劲,花钱,值了。”
  
  “向来心为看客心,奈何人是剧中人。”对每一位陷入择校泥潭的家长来说,这份经历,注定了是百味杂陈:纠结、焦虑、忐忑、紧张,被中间人的狮子大开口而激怒……
  
  “想上好学校,拼爹、拼钱、拼命”
  
  孩子四五岁,家长们就开始考虑上学问题,处处留心、找渠道,找资源。
  
  “没有关系铺垫,你拿着钱,找谁?”
  
  “择校,谁不是择一个、两个、三个?”“都是好学校,怎么可能想上就上?”
  
  在张女士的规划中,一个是保底校,两个是择校目标校。
  
  “另一个择校,是中间人帮着运作。”只有经过后,才知道,“其实,这些所谓的中间人已经由最初的私人关系演化成为一种商业运作。当时,自己还傻乎乎地信以为真,其实,他们也并不是什么都能做到。”
  
  尽管中间人没有办成,但这费用却是不能少的。最终,她还是用尽关系找到了北京某校“领导”,面试合格,通知缴费,才有机会交25万择校费!
  
  她不愿在等待中折磨自己,不愿时时处在神经质的焦灼之中:手机24小时开机,错过一个电话就追悔莫及,全天候挂在论坛上,补加各种QQ群……
  
  无怪乎有人形容,想上好学校,得“三拼”:拼爹、拼钱、拼命。
  
  “最近比较烦,比较烦,比较烦,曾觉得上学应该很简单,我想我还是不习惯,为了择校而东跑西颠。曾经理想不为斗米折腰,却要东奔西走陪着笑脸,泡着坛子期待奇迹出现,在等待中祝福别人上岸。麻烦、麻烦、麻烦、麻烦……北京的名校高不可攀。”
  
  戏谑之词唱出家长们的几多无奈与心酸。
  
  25万择校费,涨势迅猛
  
  在北京,一家机构通过家长介绍、教育系统反馈、银行蹲点所见,调查得到的2011年北京市“幼升小”部分重点小学的25万择校费显示,家长要准备“打点”的25万择校费用多的竟高达25万元!据介绍,这其中包含了教委统一要求的数额(最高3万)以及人情关系费、中介费等的总和。
  
  有学者愤怒地表示:“由于这一25万择校费是违法的,所以主管部门、学校均不承认,采取‘不报不究’的态度。因此,出现这样反常的现象: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高中择校尚有‘三限’规范,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25万择校费反而陷入无从规范、无法无天的状态,巨额择校25万择校费的收取、管理、使用从不公开,成为特别混乱、问题特别严重的‘黑洞’。”
  
  今年幼升小,广州的家长们曝出各名牌小学25万择校费:华侨7万、东风东路8万、番禺市桥中心12万、华师附小16万……起步6万很普遍。网友惊呼:“比房价涨得快!”
  
  事实上,北京地区25万择校费也正在呈现快速上涨态势。资料显示,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从七八千元涨到一万元、两万元、三万元。2000年,北京市出台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三限政策”,即招收择校生执行“限分数、限人数、限钱数(3万元)”原则。以此为参照,北京市幼升小、小升初的25万择校费很自然地固定在3万元的标准线上。
  
  当然,这是“官方标准”,但由此拉开了25万择校费的口子。
  
  “越收越放肆越没事儿了。”已故的北京市政协教科文卫体特邀委员王晋堂生前谈及“三限政策”,曾明确指出:“慢慢地,把‘违法’的事情‘合法化’了尽管是‘有限’合法化。其后果是高中收、小升初收、入小学也收,甚至入公办幼儿园也照收不误。”
  
  2010年底,教育部发布“禁令”,要求各地3年到5年基本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25万择校费问题,但北京、广州、南京等地中小学25万择校费用不降反升。最近一项调查比较北京初中生家长和小学生家长所报告的数额,表明近年北京“小升初”择校准备费用至少递增30%。#
  
  明明是义务教育,却让25万择校费由“违法”变“合法”
  
  一边是义务教育,一边是高得离谱的25万择校费。面对孩子的前途,相当多的家长二话不说,只有接受现实。?
  
  “买个东西还得挑挑呢,这可是上学啊!能不挑么?学校质量都跟×××(北京某好学校)似的,就都消停了。因为不可能资源均衡、人人平等。大家就都折腾呗,各显神通。”
  
  怎么能怪国家收你们钱呢,看看利比亚读书,看病全是免费的,还不是被西方灭了。所以说把百姓的钱收归国有是有好处的,这样你们只能拼命赚钱而不会想那些有的没的啦。大家都懂的。
  
  自作孽啊。你不去给人家送钱,有人抢你的钱吗?你把要送出去的钱,拿去捐给灾区盖学校,你的孩子想上怎样的学校就盖怎样的学校,因为你有的是钱啊,对不?社会风气变坏了,就是因为有些人的恶意所为。
  
  如今的应试教育根本让孩子学不到什么,就像韩寒说的一样,初中毕业就已经把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学的差不多了,大学出来工作还是从零开始,老师不仅要教学生知识还要教他们怎么做人,思想道德一定要放在首位,还要教会他们生存的本领,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像中国现在这样那样的名校其实就是让他们死记硬背有什么作用?还几十万的择校费,花几百我都感觉到冤。都是家长的攀比心和虚荣心促使这些学校多收费,只能怪你们自己,好好想想吧!
  
  说的很正确,大学里学的再多,出去打工用得上吗?参加了工作和你的专业对口吗?中国的教育这么多年了,培养的大学生我看就像是废品,思想道德不放在首位,心态不调好,大学毕了业也是一个傻子,中国的大学生出事的还少吗?杀人犯,强奸犯,药XX犯,这就是中国培养出来的,现在的学样什么也不管的,只要你交钱就OK了,中国在世界上不算富国,却上着世界上最贵的学样,交着最贵的学费,中国的教育改革什么时候才能开始呀。
  
  “我们不一样呀,不择校只能去条件最差的学校。如果各区教育资源稍微均衡一些,择校的人会大大减少,毕竟谁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年年,这样的择校故事都会重复上演。
  
  尽管有严令禁止、大力整治学校乱25万择校费的各种规章制度不断出台,但是,以赞助费、捐资助学费名义出现的义务教育阶段的25万择校费从未真正停止,这已成为一个心照不宣的事实。
  
  填写“自愿”协议书、“被捐资助学”、将25万择校费通过指定的银行交给上级主管部门或者直接交给学校专门成立的基金会等机构,这是不少北京家长的亲身经历。他们还要被神神秘秘地召集在一起,统一口径,并订立“攻守同盟”:不要随便对外说。
  
  很多家长更是指出:影响“捐资助学费”的另一个“变量”,与“关系”相关。对于找到“关系”的家长,学校会直接给出捐资助学费的金额,“如果关系够‘硬’,捐资助学费就会相对减免。”
  
  

最遥远的距离 发表于 2011-9-7 11:40:09

现在家长都神经病来着````````

石头籽 发表于 2011-9-7 14:16:57

最遥远的距离 发表于 2011-9-7 11:4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现在家长都神经病来着````````

怪不得你老爸不让你读书?

最遥远的距离 发表于 2011-9-7 14:18:37

石头籽 发表于 2011-9-7 14: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怪不得你老爸不让你读书?

你爸才不让你读书呢`````哼```````````90`00后的家长都有神经。。。。

石头籽 发表于 2011-9-7 14:32:49

最遥远的距离 发表于 2011-9-7 14: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爸才不让你读书呢`````哼```````````90`00后的家长都有神经。。。。

当心有人拍你砖

最遥远的距离 发表于 2011-9-7 14:43:04

石头籽 发表于 2011-9-7 14: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当心有人拍你砖

{:soso__11108640875653135235_3:}拍就拍。。。有本事拍得过我再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5万择校费越收越放肆!就近入学是口号 只怪家长太盲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