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最短命经适房”再遭拆迁要求准住户需保密
昆明“最短命经适房”再遭拆迁要求准住户需保密 昆明论坛小编导读 睡梦中房子被挖去一个角,昨日上午,睡梦中的李春被一阵强烈的震感从床上“抛到”木地板上。以为发生地震了的他迅速往外冲,当他冲至楼梯拐角处时,又一阵强烈的摇晃袭来,李春从二楼沿着楼梯滚到一楼,但幸运的是没有受伤。“死里逃生”的他顾不得身上的疼痛,跑出去才知道并不是发生地震了,而是一台挖掘机正在破坏他居住的房子,房子的一个角已经被挖掉,形成一个约5平方米左右的大洞。
这是一幢两层高的简易小楼,原属于第二农场的老办公楼,农场后来新建了办公楼后这个房子便空了出来。
李春是官渡区塔密村的村民,他的房子在城中村改造中被拆,便临时租住在这里。同时租住在这里的还有燕先生及其家人,整幢楼里住着7个人,其中年龄大的有68岁,最小的只有3个月。
挖掘机在破坏小楼时,燕先生的妻子和儿子已经出去上班了,只有他一人在家。同样以为是“地震了”的他冲出房子后见到该情景便破口大骂,突然几名不明身份的男子冲过来便对燕先生拳脚相加。
“大概有五六名男子,从小楼那里一直追着燕先生打。”据当时在事发现场的赵师傅介绍,除了殴打燕先生的这几名男子,还有10余名手持木棍的男子站在小楼的隔壁。
“那些人边动手边大声说‘打死赔30万’、‘信不信我把你埋了’,打完后,那几个人就逃离了现场。”赵师傅说,后来很多职工都赶来了,警察和120急救车辆也来到了现场,燕先生随后被急救车送到官渡区人民医院治疗。
鲁师傅向记者透露,官渡区矣六街道城中村改造指挥部塔密分指挥部(以下简称“塔密分指挥部”)的工作人员也有在场的,约10余人,远远地站在经适房旁的路上看着。
在事发现场记者看到,这幢被毁的小楼位于第二农场经适房的南侧,与塔密村被征地块相连,由于塔密村的地块上正在建设新螺蛳湾三期工程,小楼像一座孤岛被悬在工地中。
小楼的北侧墙角从上至下被挖掉,旁边散落了一地的砖块,被毁的墙角前,有两条很清楚的挖掘机轮印,而在隔壁的工地上,5辆挖掘机正在施工。
“肯定是拆迁方干的,其目标就是经适房。”赵师傅说,挖掘机是直接开到小楼面前才挖的,显然是故意的。
“里面还住着人,招呼都不打就这样干,根本不把人的生命当回事。”鲁师傅气愤地说。
第二轮拆迁风波来袭?
房子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被莫名毁坏,是否真如赵师傅所说的是第二次拆迁呢?毁坏小楼的目的是否是为了拆除经适房作铺垫?
据赵师傅介绍,自今年7月份以来,职工便纷纷收到塔密分指挥部的与拆迁有关的电话和信息。
7月14日,骆女士收到了一条手机信息。信息内容显示“近期拆迁政策有多项新的措施,截至到2011年8月20日,请速来我处咨询。——二农场拆迁办公室。地点:新螺蛳湾一期”。
同样内容的信息,刘先生在7月20日也收到了一条。
据骆女士透露,职工们大多收到塔密分指挥部的《承诺书》和《请求纳入塔密片区“城中村改造范围并进行拆迁改造的申请”》。
在《承诺书》中记者看到,职工住户除了需填写基本个人信息和表达自愿与塔密分指挥部签订《昆明前进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在建经济适用房】拆迁安置补偿协议》外,还得向塔密分指挥部作出3点承诺。
承诺一,此次参与官渡区矣六街道城中村改造系本人及家庭成员为改善自身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而自愿申请参加的行为。
承诺二,本人及家庭成员共同承诺对塔密分指挥部在《拆迁安置补偿协议》中给予本人及家庭成员的各种优惠政策及承诺予以保密,保证不对外进行宣传、扩散,同时积极配合分指挥部的拆迁改造工作。
承诺三,本人及家庭成员共同承诺,如将塔密分指挥部在《拆迁安置补偿协议》中给予本人及家庭成员的各种优惠政策及承诺对外进行宣传、扩散导致塔密分指挥部的拆迁改造工作受到阻碍,并给塔密分指挥部造成不利影响时,本人及家庭成员自愿退还已取得的所有拆迁补偿款项,并承担给拆迁人造成的一切法律责任和赔偿责任。
同时骆女士还向记者透露,昨日14时18分,她在去官渡区人民医院看望燕先生返回的途中,接到了一位曾多次接触过的塔密分指挥部工作人员的电话。这名工作人员在电话中称:“你不要乱搞事,少在媒体面前说话,当心以后的手续不给你办。”
这名工作人员还在电话中对骆女士说:“你知道事情的真相吗?是你们的职工代表请求我们拆的。”
“我们没有职工代表,也从来没选举过职工代表,只是有一个几名职工组成的维权小组。”骆女士说,没有经过选举产生的职工代表,不能去代表所有职工说话,这将损害其他职工的利益。
“政府不是已经表态,我们的经适房不会被拆吗?是不是经适房又要遭第二次拆迁了?”万师傅忧心忡忡地说。
指挥部:被毁小楼属于偶然
在遭遇第一次拆迁期间,第二农场于2010年12月28日全线停止生产,职工失去工作后纷纷外出寻找出路,有的在新螺蛳湾国际商贸城做保洁员,稍微年轻力壮的都到了工地或是一些公司打工。
在此前的拆迁中,一些房子的梁柱被毁。对于这些损失,赵师傅称相关部门从未进行过任何赔偿。
8月11日记者进入经适房小区内时,仍看到之前的拆迁痕迹,被毁的梁柱依旧悬挂在房顶上,甚是危险。
而对于小区现在是被保留还是要被拆迁,职工们也很茫然。记者来到第二农场办公室,其中一名男性工作人员说了一句“什么都不能说”之外便不再透露任何情况。问及第二农场的董事长杨庭岗,工作人员称没有他的联系方式。
随后,记者来到塔密分指挥部。指挥部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向记者提供了一份落款为“矣六街道办事处办公室”的《关于8月11日塔密片区冲突事件的情况汇报》(以下简称“情况汇报”)。
情况汇报称,2011年8月11日9时许,跑马山旁一工地在施工取土作业时,施工方云南顺鼎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一挖掘机不慎碰到一旁原前进乳业公司公共房屋……
情况汇报还称,该公共房屋属于已完成征地拆迁的范围,而燕先生是偷居于该房屋内。
但在采访中,工地上的几名挖掘机驾驶员均称不知情。
这名工作人员一再表示,毁坏小楼一事属于“偶然”。“我们能做的都做了,优惠政策也是有底线的。”他说。
这位工作人员表示,拆迁协议里写清楚了会一次性将新房房产证、土地证补给住户,至于能不能拿到房产证的问题,住户完全无需担心。另外,“拆一还一”是拆迁补偿的基本原则,不可能将房屋面积翻几倍来结算。“但现在的政策已经很优惠了,对于回迁户,我们用建筑面积换套内面积,原先30余平方米的房子可以换算到近60平方米。抵制拆迁只是小部分人的意愿,很多住户还来申请签协议。优惠政策只到8月20日,之后就没有了。当然,要是不愿意签协议的,我们也不强迫,这一块已经划出来了,就不存在强拆。”这位工作人员说。
“第二农场的经适房政府曾表示不拆除吗?怎么现在又要拆?”记者问。
“没拆啊,这部分已经被抠出来了。”这名工作人员说。
既然经适房被抠出来了,为什么还要继续做大量的拆迁工作?对于这个疑问,该工作人员并未作出说明,而是迅速扯开了话题。
在对塔密分指挥部的整个采访中,这名工作人员的说法自相矛盾。
去年12月19日,云南康辰拆迁公司的几辆挖掘机开进了位于矣六街道办事处的昆明市第二农场(以下简称“第二农场”)在建的经济适用房(以下简称“经适房”)小区内,紧接着,昆明史上“最短命经适房”诞生了,并迅速成为“房界”最热门的话题。最后,政府明确表态,“经适房肯定是不能拆的”,该经适房被“保住”。
事隔不到8个月,原本以为房子“没事了”的业主们又纷纷接到拆迁指挥部的拆迁电话、信息。昨日7时40许,一阵强烈的震动让睡梦中的李春(化名)跌下床,租客燕先生被不明身份人暴打,而第二农场的老办公楼被挖去一个角,经适房的又一轮拆迁似乎开始了。
经适房第一轮拆迁风波
第二农场又称跑马山实业总公司,该公司于1956年成立,成立时属国有企业。
2005年,国有资本退出,第二农场改制为民营股份企业。该公司有员工811人。
第二农场有一段极不平凡的历史。据退休职工鲁师傅介绍,农场在成立的时候,到处是乱坟,新来的工人只能相互邀约着合租附近农民的房子,什么硬件设施都没有。
“当时的职工都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从自己家里牵着奶牛去入股公私合营。”鲁师傅说,大家齐心努力,第二农场后来盖起了土基房,并将昆明市第三、第七乳畜合作社进行合并。
“棚户区里连厕所都没有。”退休职工赵师傅说,虽然企业不断壮大了,但仍有380余名职工没有属于自己的住房,很多都是住在棚户区内,脏、乱、差时时困扰着他们。
2009年,经第二农场内部会议决定,由职工出资12万元,建设农场经适房。
2009年10月,经适房的建设获得相关部门的批准,拿到了建设许可证。同年11月8日该工程动工。整个经适房小区建筑面积32125.1平方米。
经过近1年的时间,12栋6层、1栋3层高的经适房建成了。每套房子的面积在88平方米左右,按照计划,这批经适房在2010年9月至10月份开始安装门窗,11月至12月份进行绿化及其他配套设施建设,当年春节,职工们就能在新家里过年。
就在职工们沉浸在即将入住新房的喜悦中时,政府的一纸“拆迁令”将职工的梦想击碎。
承载着上百职工住房希望的经适房即将命陨于完工之前,各方力量积极介入,政府也极为重视。
2010年12月22日,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给昆明市住建局下发了督办通知,要求其立即组织调查处理。
分管拆迁工作的昆明市官渡区副区长张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明确表示,经适房是肯定不能拆的。
“我们已经了解到这一片区有经适房建设规划,已在土地收储和挂牌上将这一地块取出来了。”张姝说:“我们的态度很明确,就是立即停止拆迁,将经适房保留住,因拆迁给住户造成的损失应由相关单位给予赔偿。”
至此,昆明“最短命经适房”被保住了,380余名第二农场的职工似乎又看到了即将入住新房的曙光。
页:
[1]